网络消费网 >  品牌机 > > 正文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北京市银行业协会发布十项倡议
时间:2023-08-08 11:40:46

8月8日上午,北京市银行业协会举办“优化信贷营商环境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专题发布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指导北京市银行业协会,会上发布了《关于优化信贷营商环境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倡议书》。记者注意到,倡议特别提到,原则上单笔信贷业务单一审批环节要求客户补充资料及信息说明不超过1次,探索开展信贷业务办理“主动告知”和“限时承诺”;严防所辖分支机构和所属员工与不法贷款中介合作,推高客户融资成本和风险。

《倡议书》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扩大服务惠及面,提高首都人民群众对信贷营商环境改革的满意度和认同感,从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升业务透明度、推动妇女金融服务等十个方面发出倡议。十项倡议如下:


(资料图)

一、坚持金融为民,优化融资环境。会员单位应积极构建高效的融资环境,为各类主体提供公平公正的融资机会,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信贷业务流程,提高金融服务便利度和透明度。依法拓展金融服务惠及面,提高金融服务公正性、平等性和合法性。切实降低获得贷款的时间及成本,提升获取金融服务的满意度及获得感。

二、坚持“简流程”原则,精简审批程序。会员单位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简化流程为基本原则,进一步规范信贷业务审批制度,大力推动流程优化改造。制定清晰、简易、透明的信贷审批流程分类标准,对于单一类的重复审批流程进行整合集中,对于整体风险可控的信贷业务合理下放审批权限,切实优化业务流程。

三、坚持“减时间”目标,压缩审批时限。会员单位应进一步加强对审批时限的自我约束,以缩减时间为努力目标,细化各审批业务节点的具体时限要求,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审批时限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信贷业务审批环节的服务效率及金融需求响应速度。

四、坚持“简材料”方向,提升业务透明度。会员单位应明确信贷业务准入标准,以精简材料为总体方向,向客户明示相对明确的信贷申请条件及较为统一的申请资料清单,避免客户因信息不对称而错误或反复提交申请资料,减少申请环节耗时。原则上单笔信贷业务单一审批环节要求客户补充资料及信息说明不超过1次。

五、聚焦重点领域,打造“北京样本”。会员单位应聚焦首都功能定位,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基于本机构业务特色及服务定位打造信贷业务“北京样本”,如针对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专精特新、乡村振兴等特色领域给予重点支持,通过提供绿色通道,建立快速审批模式等方式,带动信贷业务整体流程优化,进一步提升政策转化效能。

六、探索“限时承诺”,打造“服务样本”。会员单位在信贷审批过程中应主动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有条件的会员单位应选取1类至2类特色及重点信贷业务,探索开展信贷业务办理“主动告知”和“限时承诺”。客户申请信贷业务时,银行可视情况告知业务办理基本流程及平均时限,对于业务流程相对简单的信贷业务主动给予限时办理承诺;同时,通过告知书、电子邮件、短信息等方式及时提示客户信贷业务审批进度,努力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七、依托科技赋能,打造“审批样本”。会员单位应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依托工商、司法、税务、社保等政务数据资源,运用人工智能、电子签章、影像识别等先进技术,完善标准化、自动化审批模型,提升智能化风险研判能力,针对特定业务场景,打造全流程线上化自动化审批模型,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压缩信贷时间。

八、关注妇女金融,提升普惠服务。会员单位应积极拓宽妇女金融惠及面,为妇女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和创新创业指导、管理技能培训等非金融服务,提升妇女获得信贷融资以及相关服务的水平和满意度。有条件的会员单位可以针对妇女需求开发专属金融服务和特色金融产品,推动金融供给与妇女创新创业需求更加精准对接。探索开展员工无意识偏见或性别多样性培训,持续推动本单位妇女技能提升及职业发展路径的完善。

九、严防不法中介,规范信贷业务。会员单位应深刻认识不法贷款中介的危害性,增强自主获客、自主经营意识和能力,严防所辖分支机构和所属员工与不法贷款中介合作,推高客户融资成本和风险。会员单位应向客户加强贷款知识宣传教育和风险提示,揭示伪造贷款资料、挪用贷款资金的法律后果和风险,引导客户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

十、做好经验总结,加强宣传推广。会员单位应及时总结本单位在优化信贷业务流程、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方面的工作成果,积极向行业协会报送典型案例。通过官方网站、手机银行、网络媒体等多渠道多角度主动宣传,讲好金融服务“故事”,不断提升公众金融素养,营造良好金融服务氛围。

(原标题: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北京市银行业协会发布十项倡议)

流程编辑:u027

关键词: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网络消费网的作品,版权均属网络消费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网络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网络消费网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热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os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网络消费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15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